名称 | 辽伏 | 学名 | 别名 | ||
种特性 | 种 | 育种、引种者 | |||
来源 | |||||
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| 实短圆锥形或扁圆形,单果重100克左右;底色黄绿,充分成熟时阳面略有淡红条纹;果面光滑、无锈、蜡质中等,果点白色或浅褐色,果皮较薄;果肉乳白色,肉质细脆,汁多,风味淡甜,稍有香气,含可溶性固形物11%左右,品质中上。不耐贮藏,稍贮即肉质松软、风味变淡。生长势中等,成枝力弱,树冠较小,可密植栽培。达结果期早,在我国北方,苗木栽后3-4年结果;在长江流域栽后2-3年结果。腋花芽结果能力强,丰产。 | ||||
栽培要点 | 栽培上要注意当年早期肥水的供应,以满足果实发育的需要。由于坐果率高,果实较小,故应注意搞好疏花疏果,促进果实增大。果实发育期短,可以避开危害果实的主要病害,但采收后的管理也不可忽视,注意保叶,保障树体营养的积累。辽伏在早熟品种当中是一个风味较好的品种,可在长江流域作为早期上市的品种适当栽培。 | ||||
抗性 | |||||
产量品质 | |||||
栽培分布 | 适应性强,能适应长江流域夏季湿热的气候条件,在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安徽等省有较广泛栽培。在辽宁于7月中旬成熟,长江流域于6月中旬成熟 |